物联网展深圳站

资讯 方案 案例 企业库 产品库

国内32家芯片企业角逐算力战场,2025年边缘计算报告最新揭秘!

来源:视觉物联

  当AI大模型的浪潮席卷而来,一场关于智能计算的颠覆性变革正在边缘端悄然上演。

  从智慧城市的交通信号灯动态调控,到智慧医院的全流程数字化诊疗;从工业车间的实时设备巡检,到无人机穿梭城市上空的高效治理。边缘计算作为“云—边—端”协同体系的关键一环,正从技术概念加速走向规模化落地,成为驱动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历经十年发展,边缘计算已度过概念探索期,但落地难、碎片化、成本高三大困境始终制约着产业爆发。定制化算法需求高、场景分散导致投入产出失衡,硬件软件运维成本居高不下,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

  然而,2025年开源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正为这一僵局带来转机。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以“低成本、快部署、强适配”的特性,重构边缘计算生态,将算力门槛从“天价”拉至消费级,让中小企业也能轻松拥抱百亿参数级模型能力。

  这场技术革命的影响已开始显现:2024年中国边缘计算市场规模突破950亿元,同比增长超30%;边缘计算盒子出货量激增⾄200万台,服务器出货量超5.5万台。

  政策层面,从国家《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到地方算力基建规划,再到《面向工业应用的边缘计算应用指南》国家标准实施,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预计未来三年,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保持21.7%,2026年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

  在这场产业升级中,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32家芯片企业角逐算力战场,从瑞芯微的小算力芯片到英伟达的大模型专用芯片,算力与内存的协同优化成为技术突破口;算法厂商借助开源生态加速迭代,CV算法仍是主流但大模型应用已崭露头角;硬件形态不断创新,大模型一体机、智能NVR、无人机、具身智能机器人等新产品持续涌现,推动边缘计算从“盒子”向多元智能终端演进。

  从交通领域384万台边缘计算盒子的潜在需求,到智慧零售82%的后厨规范率提升;从电力巡检80%的人工替代率,到医疗场景40%的就诊时间缩短——边缘计算的价值已在千行百业得到验证。

  而大小模型结合的技术路径、存算一体的设备趋势、端侧智能的替代浪潮,更预示着产业即将迎来爆发临界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