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展深圳站

资讯 方案 案例 企业库 产品库

贾志鹏:泛在网测试需求与构想

来源:新浪

  贾志鹏:时间也不早了,我就简单谈一下我们对物联网测试的一些需求看法。我是来自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泰尔实验室主要从事电信标准方面制定,以及电信方面认证测试方面的工作,国内也是比较权威第三方认证实验室,同时我们也参与一些国际上面的标准合作。

  昨天工程院邬也做过一个演讲,物联网是互联网的补充和延伸,我想未来互联网物联网在其中也会占很大的比重和作用。我们开展物联网的研究也有一段时间了,尤其在测试领域,物联网测试有一些我们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与大家一起探讨,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这个图大家都比较熟悉物联网的结构,包括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应用层主要承载各行各业应用服务,以及为这些应用服务提供基础性的设备和中间件的一些结合,然后网络层主要是一些电信网络,或者下一代互联网的承载网。感知层主要对一些物理世界信息,或者数据进行采集编码向上进行传输,与应用层进行交互。

  我们看到物联网最大特点一个是更加智能化,另一个方面可能对互联互通要求,因为各行各业都要纳到一个大行业里面,所以对互联互通要求也越来越重要。相对于传统Internet,物联网可能从任何人转移到任何物体上,它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ICT,可能到各行各业,网络也不简简单单是一个结合而是深度融合,应用从垂直向水平方向转移。

  对物联网测试有一些挑战,主要设备是巨大的,使用也是多种多样的,应用场景也是层出不穷的。下面我想就我们实验室对物联网的测试有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需求。一个是一致性测试,第二方面是互操作性测试,第三个方面安全和隐私保护,还有一个就是网络容量的测试。第五个方面对能效的考虑,第六方面对应用考虑,咱们也可以叫做业务测试。

  一致性测试其实就是非常传统的测试,现在咱们电信设备检测相关性能是不是和我标准之间完全符合,或者满足我标准要求,大家看下面这个图就是一个测试系统,发起相应的激励源,我们被测系统给出相应的回应和响应,我们对其进行综合判断,或者进行对照。

  互操作性测试,这在物联网方面特别重视,咱们对这一块不特别重视,包括NFC等等测试无论从国际国内大家对这块都特别重视。我想互操作性,就是对不同厂家设备互联互通,以及基于相同接口不同协议的物联,其实对我们物联网的部署和发展是非常关键和有益的。

  安全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课题,安全其实在物联网每一层都会有对安全问题的讨论和考虑,比如像身份识别,数据的保护,以及数据的加密,还有云计算的信任度,云计算的安全。那么在安全这方面测试,我想比如说对加密算法验证,或者是这种日常处理流程模拟来对系统进行实际的运行情况评估,看看在不同的安全威胁情况下的系统能做出什么样的反映。

  因为物联网其实在实际部署中可能是有数以万计节点,同时物联网相对于网络维护,参与的人比较少,无人职守情况比较多,另一方面各行各业都在用这个物联网。因此对网络容量评估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想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抛砖引玉提出一些相关的场景。比如不同网络拓扑结构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的,第二方面是不同网络规模大小,还有不同的环境挑战都会对我们网络容量评估产生一点的影响。

  那么网络评估主要评估哪些内容呢?比如网络的吞吐量,网络的性能,网络的传输速率,以及网络自运能力。尤其对网络自运能力,我们没有专人去关注互联网,如何在无人职守的情况下可以完成自己纠正,自我愈合。

  低碳时代对能耗的要求也是越来越迫切,尤其在“十二五”规划里对节能减排这一块国家也是大力支持和重视。物联网这个问题相对于传统电信网络可能不单单是考虑单一的一个设备在不同状态条件下,比如在休眠状态下能量消耗,更多考量一个网络整体上在特定一段时间内能量消耗,对他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改造措施。

  那么应用测试和业务测试可能是物联网时代非常非常关键的一个应用。因为可能前几十年我们国家都在搞这种基础的网络建设,或者是骨干网和接入网建设,如何在这个网络上开展各种各样的应用来满足用户的不同类型需求呢?已经成为非常关键的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发展也会产生出相应各种各样的应用。

  对应用的测试不外乎以下两点,一个是他自身业务的流程是否正确,能够执行,能够满足自身功能的实现。另一个方面他与标准的中间件是否兼容,比如我们苹果商店,这么大一个产业好多中小开发商软件是否跟苹果系统能够兼容,包括咱们中国移动自己研发的整个Ophone现在也有好多中小企业做的软件希望跟它间起来,我想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测试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想以上就是物联网对我们需求的一些讨论,供大家一起探讨。我想物联网测试肯定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来讲还没有统一的方法或者是统一的准则。我们希望在物联网的一些共性基础上进行一些提取,建立一些比较集成的测试设备,无论从测试源,还是到测试结果的收集,就相当于是一个集成的测试设备,有那么几个集成测试设备,而不是像现在测试设备比较分散,能够满足,不管是大型,尤其是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测试需求,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汇报情况,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